刘备纯输出攻略
1、多行不义必自毙。这话用到吕布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。按说,吕布有很多机会,武功高强,独步天下,放到哪里都有可能功成名就。但最终,吕布不仅身首异处,不战而亡,而且还留下了一个“三姓家奴”的骂名。
2、在这个世界上,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纵观吕布之命运结局,可谓咎由自取,怨不得别人。自古至今,凡是长期作恶之人,从来都没有好下场。不是死于非命,难得善终;就是遭人算计,陷入困境,吕布也是如此。
3、从某种程度上讲,吕布之死纯属自掘坟墓,以至于后来,刘备仅凭“一根稻草”就轻易取了他的性命。想当年,曹操征讨吕布,几经反复,才将吕布生擒。
4、按说大丈夫既然被擒。但吕布显然舍不得自己的这一身好皮囊。面对曹操,竟然恬不知耻的说道:“明公所患。布今以服,天下不足忧矣。
5、明公为步将,令布为骑将,则天下不足虑矣。”曹操当然知道吕布的为人,但听了这一番话,不免还是动了恻隐之心,于是回顾身后的刘备问道:“吕布欲如何。”本来此时吕布还有一线生机,但刘备只一句“明公不见事丁建阳、董卓乎。
刘备纯输出攻略
1、”就把吕布直接送上了断头台。很明显,吕布之死,与刘备的心理暗示、推波助澜不无关系。
2、假如没有刘备最后的这根“稻草”,吕布或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在关键时刻出此恶毒语言呢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对于吕布,天下人皆恶之。
3、刘备只不过在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地点,说出了一句恰到火候的话而已。要说刘备对吕布,可谓是仁至义尽。早年,吕布身无立锥之地,是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的竭力反对,毅然将吕布收留到了门下。按刘备初期的想法,再邪恶的人也是可以改造的。
4、吕布名声不好,但心地不坏。如果自己动之以情,施以仁德,这个迷途的浪子或许可以转变。
5、刘备是这么想的,吕布却不是这么做的。为消灭吕布,曹操施以“二虎竟餐”之计,密书刘备,让刘备借机杀死吕布。但刘备念及吕布“志极事穷而来”,“杀之不义”。